期刊常識 |
數字出版的影響 |
時間:2013-5-8 16:26:31 來源: 點擊:24620 |
|
經過十年的發展,互聯網的出版取得了長足的進步,互聯網出版是數字時代信息技術不斷發展,互聯網應用不斷普及的產物,已經成為數字出版業中影響力最大的,成長最快的,應用水平最高的主流媒體。
我國互聯網出版始于1995年1月,神州學人雜志在互聯網上推出的電子版成為中國第一本中文互聯網雜志,由此拉開了互聯網的序幕。到2004年底,我國已經設立161家電子出版單位,年出版品種達6千多種,發行量達1億多張,銷售額約15億。
經過十年的發展,互聯網的出版取得了長足的進步,互聯網出版是數字時代信息技術不斷發展,互聯網應用不斷普及的產物,已經成為數字出版業中影響力最大的,成長最快的,應用水平最高的主流媒體。
互聯網出版是指互聯網信息提供者將自己創作或他人創作的作品經過選擇、編輯和數字化制作,登載在互聯網上或者通過互聯網發送到用戶端,供多人同時在線,瀏覽閱讀、使用或者下載的傳播行為。互聯網出版一般分為簡單出版,多媒體出版和混合出版三種形式。簡單出版主要是指以文字、圖片形式為主的出版形式,包括各類文章,文學作品、學術研究著作以及短信賀卡等,這類出版形式具有易于檢索,閱讀瀏覽方便,傳輸占用帶寬少,技術要求不高等特點;多媒體出版主要是指采用多媒體技術進行互聯網出版,包括各種音響讀物,動漫游戲作品,多媒體廣告、彩信等;混合出版是指將簡單出版,多媒體出版和網絡結合在一起,形成不可分割的互聯網出版形式(比如游戲社區服務,聊天記錄等)。
互聯網出版物主要分為八類:學術文獻數據庫,網絡期刊、圖書,網絡游戲出版物,網絡文學讀物,網絡教育讀物,網絡音樂,網絡音響出版物,網絡動漫。
●兩頭熱的現象
目前互聯網出版呈現出不均衡的發展態勢,突出表現為兩頭熱,即學術出版熱和大眾化出版熱。
長期以來,傳統學術著作出版由于頁數少,成本高,發行量少,查閱不便等原因,一直是學術出版界的老大難問題。而互聯網出版有分銷環節好,平臺開放檢索快捷,收費低廉等特點,極大促進了學術著作的網上出版。目前網絡學術文獻出版已找到較好的贏利模式,形成了學術研究、信息采集、資源建設、網上服務,產權保護等較為完善的產業鏈,其中尤以網絡學術期刊發展最快。據最新統計,截止到目前,網絡學術期刊出版總數已達7486種,總字數達到1304,99%的學術期刊已經實現了網上出版。
網絡游戲出版熱是網上大眾化消費熱的突出代表。網絡游戲出版物實際上是電子游戲出版物在互聯網上的延伸。網絡游戲出版始于2000年,被譽為互聯網出版業的經濟發動機。目前網絡游戲等產業鏈已經日益完整,產業鏈上的開發商、出版運營商、分銷商,電信運營商等,已經形成了相互獨立,并相互支撐的體系。截止到今年7月底,全國網絡游戲玩家已經達到2025萬人,去年實際銷售收入達到了24.7億元,比上一年增長了47.9%,預計到2009年,實際銷售收入將達到109億元,年均復核增長率為34.7%。
●傳統出版業無法回避的挑戰
數字出版,特別是互聯網出版已經形成強大的發展勢頭。正日益影響和改變著人們的閱讀習慣、消費結構和認知傾向,這些變化給傳統出版業造成了巨大影響和沖擊。
經濟實力的競爭。現在是市場經濟社會,誰經濟實力強,誰就擁有更多的話語權,而經濟實力的大小主要表現在企業的技術創新能力和應用水平上,以及企業是否具有長久的巨大的效益空間。有一個數字對比可以或多或少地說明這個問題。2004年全國573家圖書出版單位的總資產額是504.4億元,而新浪網、搜狐、易網、盛大、九成、TOM、騰訊七家互聯網出版業務的網站的總市值是73.9億美元(7月28日當天的數據),折合人民幣是613.4億元。七家公司的年齡加在一起還不如商務印書館一家年齡長。從這一組數字雖然不能完全說明問題,但有一個事實是肯定的,這七家網站既是網絡時代的產物,也是技術創新和應用的范例。代表了傳媒業的發展和趨向。這也是他們為什么能夠在很短的時間內得到眾多投資者的吹捧,并迅速成長壯大的一個原因。
控制力競爭。信息時代內容為王,誰掌握了內容,誰就是勝者。但隨著數字技術和網絡的發展,內容為王有了更深層的含義,誰的內容資源具有更強大的集約整合能力,誰才有更大的市場控制力,誰就是互聯網時代的內容之王。因為互聯網的發展徹底打破了傳統出版業條塊分割,地區壟斷,渠道不敞,資源和經營分散的狀況。那種一個出版社一年靠幾十種或者幾百種圖書就可以過小康生活或獨霸一方的局面已經不存在了。以電子圖書出版為例,目前四大電子圖書出版商,由于他們較早進入了電子圖書的出版領域,并形成了較強的對圖書資源的數字化整合能力,雖然他們都不是傳統出版單位,也不具有圖書資源的原始積累優勢,但卻經過五六年的努力,將全國五百多家圖書出版社120多萬種圖書資源進行了數字化的整合集成,成為中國電子圖書出版的主導力量,僅四家公司電子圖書已經占據了全國電子圖書市場的90%以上的份額,遺憾的是幾乎所有的圖書出版社在這個圖書資源數字化整合集成過程中,扮演了只是電子圖書出版資源的提供者。
平臺之爭。平臺之爭也是品牌之爭。信息產業的競爭規律是30%甚至更少的企業將擁有70%以上的市場資源。互聯網產業的發展也證明了這一點,通過不斷地殘酷的競爭之后,在互聯網環境下,只有極少數企業能夠生存下來,從而形成強有力的網絡平臺,并成為互聯網出版市場的主導。這里以網絡期刊為例,目前全國有紙制全國期刊70多種,分屬于上千家科研院所,學校等、出版社,真正占據網絡出版平臺統治地位的,并非傳統期刊社,而是三家科技公司,他們是清華同方、萬方數據和重慶維虎。
人才競爭。互聯網出版的核心競爭力是技術創新能力和管理能力,而提升技術創新能力和管理能力的關鍵是人才,目前在數字出版快速發展的背景下,傳統出版業人才結構不合理,懂技術,懂管理的人才很少,而既懂技術又懂管理的高級人才則少之又少,這無疑進一步擴大了傳統出版單位與新興數字出版企業之間的競爭差距。傳統出版單位在人才方面與數字出版單位相比有競爭優勢,但是一些傳統出版單位在已有優勢的基礎上,并沒有緊跟數字技術的發展步伐,不斷更新觀念,大膽培養和吸收適應數字出版需求的新型復合人才,造成了傳統出版單位如同一只斷膀的鴿子,永遠跨越不過眼前的數字鴻溝。
●數字革命你準備好了嗎
目前基于互聯網的數字出版業仍處于起步階段,未來的發展空間相當大,已知和未知的商機還相當多。這得益于互聯網應用技術的不斷改進和提高,也得益于寬帶的進一步普及和3G技術在移動通信領域的應用。與此同時,隨著網民數量和寬帶用戶的快速增長,互聯網應用終端也將重新整合,這些都將極大的刺激互聯網信息產業包括出版產業新一輪的競爭和發展。
互聯網基礎設施建設,網絡技術創新,網絡應用終端發展現狀和趨勢,告訴我們數字革命已經到來,你準備好了嗎?現在已是需要每個人都大膽投入和開拓的關鍵時期了。 |
 |
|
|
 |
|
欄目列表 |
|
 |
推薦內容 |
|
 |
熱點內容 |
|
 |
|